对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的提案》(第20230102号)的答复
文章来源: | 添加时间:2023-07-19 |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的提案(第20230102号)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葫芦岛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您指出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创新金融助企纾困举措;恢复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等5个方面建议,完全符合我市当前的营商工作的实际,对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您的提案,市营商局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主动联系协办单位,开展具体工作,确保能高质量办理、落实您的提案。现将办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等有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持续深化改革,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围绕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全市2022年“项目为王”和营商环境建设总结表彰暨2023年动员部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省有关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制定落实方案。制定《葫芦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葫芦岛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葫芦岛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措施。二是持续发挥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以及10个专题组作用,统筹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市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建立完善灵活、顺畅高效的调度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加快形成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强大合力。三是深入落实“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增产增效奖补等稳增长支持政策,叠加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应,推动“免申即享”,确保应达尽达,力求应享尽享。
二、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等有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是推动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重点改革,扩展“一件事一次办”适用面,创新“一证通办”审批模式,创新电力营商政企合作模式等重点工作任务,以营商环境“小切口”,展现惠企利民“大场景”。二是深化简政放权。对相关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再次梳理,其中,对已下放的事项开展“回头看”,对未下放的事项进一步确认,确保实现“应放尽放”。召开全市“放管服”改革专题培训会议,进一步提高了审批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开展乡镇(街道)赋权调研工作。组织对《辽宁省便民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辽宁省向乡镇(街道)赋权事项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建议,对我市6个省级以上经开区承担行政审批权限情况开展调研,为推进乡镇(街道)赋权,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奠定基础。四是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印发了《葫芦岛市进一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五是组织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工作,并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开展监督检查,验收编制成果,真正使“扫码即解决”办事模式在葫芦岛落地,让企业和群众“一看就懂”,明白办事。
三、关于“持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等有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强势推进“一网通办”
一是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水平。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要素核查,梳理事项申报材料,取消“兜底性”材料。同时,梳理形成我市第一批沿海经济带“区域通办”事项目录清单。二是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展电子证照制作及配置工作。三是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梳理已上线“一件事”主题事项,排查清理不发生办件的事项。四是深化“免证明”办理工作,实现证明事项清理全覆盖。新纳入系统内证明1类,转换为数据查询方式办理证明1类。五是进一步拓展“辽事通”APP应用场景、主题服务等便民功能。同时,推动教育缴费、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不动产信息查询等功能优化上线。六是加快推进数据共享。
(二)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是推进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开展自查评估,全面核对进厅人员与事项匹配情况,进一步规范进厅事项管理,杜绝“体外循环”现象,为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开通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监管权限,配置监管账号,监督检查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审批运行管理,防止发生不按时办理,超时办件情况。二是推动“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创建工作。线上设置“清风留言板”专栏、线下开设“清风护航站”窗口,开展窗口“十问”规范服务、“三亮三比三创”、发放企业开办“大礼包” (2023年起,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开办企业可享受一次免费刻制公章服务)、政务服务“一把手”走流程等特色载体活动。三是全面加强12345热线诉求办理质效。落实好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与服务规范》,推动12345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台互联互通,强化诉求问题督查督办,完善协同联动机制,致力打造全省一流的便民热线。
(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健全完善项目管家及监督员队伍建设。推广应用“政企直通车”平台,打造“营商会客厅”活动品牌。出台《葫芦岛市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方案》,组织营商环境监督员开展社会监督、走访调研等活动。二是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三是制定《市工信局走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督导服务工作方案》,调研企业生产经营和重点项目情况,宣讲解读扶持政策,了解企业困难诉求,积极帮助纾困解难,清单化、常态化推动督导服务,全面助力市场增活力、强信心。
四、关于“创新金融助企纾困举措”等有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加大金融帮扶,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对上市后备企业开展分类指导、精准培育,不定期举办企业融资对接、路演宣传、业务培训等资本对接活动,为上市后备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和综合辅导服务。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畅通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大数据和职能优势,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打造“百亿送贷”平台升级版,开展“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活动,精准开展“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等主题送贷活动,促进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有效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邮储银行葫芦岛市分行开展“百亿送贷行动”。
五、关于“恢复市场主体发展信心”等有关建议的落实情况
一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深化涉企法律援助,开展“减证便企”“上门办证”“公证+服务”“智慧公证”等特色服务,组建专家服务团队,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仲裁法律服务。开展“行政复议靠前、服务营商环境”活动,在全市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打通行政复议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政府守信践诺”行动,建立健全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提高市场准入的风险防控能力。探索搭建“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场景,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价值导向。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和春季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四是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创新积极性,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积极构建包容普惠的创新环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筑巢引凤”,推动“兴葫英才计划”若干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以更加精准的服务让创新创业者安心,着力打造百舸争流、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培育新动能。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和引进、引育新动能,形成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创新围着需求转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