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最优营商城市的建议》(第24号)的答复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22-07-08

 赵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最优营商城市的建议》的建议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葫芦岛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您提出的继续深入优化服务;做好政务服务加减法;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打造宜人宜业的人文环境”4个方面建议,完全符合我市当前的营商工作的实际,对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对于您提出的建议,市营商局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主动联系协办单位,开展具体工作,确保能高质量答复您的建议。现将办理具体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继续深入优化服务的建议落实措施

一是加强大厅标准化建设。组织县以上各级各类服务中心交叉互评,通过明察暗访,加强监督管理,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和无差别办事窗口,增设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和“24小时不打烊等专区;组建帮代办队伍。建立长效机制,利用好差评等评价考核方式加强对大厅工作人员的管理。

二是落实项目管家制度。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为全市1275个项目、企业配备项目管家,并为36个重大项目配备市级领导管家。2021年初以来,解决实际问题63个。

三是设立国内首个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园区按照企业和群众要求,在兴城斯达威泳装产业园区,建立项目管家工作站、营商环境监督员工作站,配置税务等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落实现有政策。

四是设立政务服务助办点、驿站。设立政务服务助办点,并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实事),为企业和群众就近、就便办事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按省级标准建设政务服务驿站。截止目前,已建成政务服务助办点129个,全部通过验收,向省申报政务服务驿站147个。

五是坚持制度创新,持续抓好零证明城市创建工作。2020年底,公布了《第一批零证明事项清单》,涉及证明事项48项(直接取消20项、申报承诺3项、数据查询3项、部门核验22项)。组建零证明工作联络员、代办员5000余人,推动线上开具证明及时响应,按时办结(一般情况下,30分钟内办结)。截止目前,全市利用零证明方式开具证明3.9万例。在此基础上,实现证明事项清理全覆盖。共梳理88个条线证明事项8721项,总数据量148257条。共确定取消证明387类(对应办理事项952项)。其中,直接取消266类(对应办理事项279项),部门核验41(对应办理事项318),数据查询20类(对应办理事项198项),信用承诺4类(对应办理事项5项),自持材料(如户口本、体检报告、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房屋抵押证明等)56类(对应办理事项152项)。

二、关于做好政务服务加减法’”的建议落实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厅上网,提高事项覆盖度;推动市人社、医保等7个自建系统与市一体化平台深度对接,并开展供电公司等自建系统业务和数据对接工作,对已完成对接的事项最大限度引导申请人通过政务服务网真申实办。截止目前,全市共对接事项333同时,推广连山区社保中心的做法(网上申报率超过90%),督促、指导、帮助自建系统提高网办率。

二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持续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比率99.99%,平均压缩时限83.94%,即来即办率61.44%,所有环节实现计时管理,平均办理环节2.23个,兜底性材料全部清除。

三是规范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实现对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评估全覆盖;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一窗业务比例达85.71%;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渠道覆盖度83.33%,主动评价占比23.16%,评价部门覆盖度达89.05%;推广一网通办代(帮)办方式,实现能网办,尽网办

四是持续推进辽事通工作。进一步拓展辽事通”APP应用场景、主题服务等便民功能(如,对各县<>区社保卡持卡人信息网上实名制认证等),并延伸至社区、村屯,政务服务驿站、助办点等。开展辽事通”APP宣传、培训,确保各类宣传推广人员熟练操作使用。

五是加快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全面梳理电子证照目录及有关部门签发证照样式,制作各类证照的电子模板,通过系统覆盖对接和人工导入的方式进行证照数据归集,努力实现电子证照种类产生的数据大于20条占比率达到70%以上;完成电子印章制作申请工作,实现了电子印章制作全覆盖,并推进政务服务网申请事项办理结果在一体化平台生成电子印章,提高电子印章的使用率。

六是加快推进数据共享。将打破数据壁垒问题作为全市10个专项整治内容之一,持续开展市直部门政务服务能力调研,形成了第一批共享责任清单,并对外发布;开展第二轮“6+1”类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梳理工作,接收省下发的目录整改数据,完成近2000个目录的梳理注册;挖掘可共享的省级资源和未产生调用的省级资源清单,提高数据共享平台资源挂载率和资源调用率。目前,我市数据资源使用率已达93.63%;组织梳理部门非依申请类事项的数据资源目录,并挂载相应资源,提升市共享交换平台资源挂载率,实现非依申请类资源挂载的零突破;部署基础库管理系统,对各类办件、证照数据进行数据治理,年底前落地一批高质量的人口和法人数据,为智慧应用提供数据采集基础。

三、关于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的建议落实措施

一是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畅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开展护商安商等攻坚战。

二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市级行政执法监督点40个,聘请执法监督员30名,聘请40名律师为政府法律顾问。妥善解决民商纠纷。

三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推进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逐步规范政府诚信行为,提升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四是多渠道解决企业家涉法诉求。按照市委要求积极开展机关干部服务企业专项行动,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努力为全市各类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市营商局为解决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产权证和用水问题,积极协调市住建局、市消防局,共同想办法,共同担责任,在多部门的努力下,为企业完成了竣工验收,圆满解决了历史问题。公安机关开展万名民警联万企一对一走访包扶活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走访企业共626家次,及时解决企业反映问题27个。

五是持续释放司法保障效能。审判机关以一化两中心一化是指信息化建设,两中心是指诉讼服务中心和执行指挥中心)为抓手,畅通涉企纠纷立案绿色通道,通过延伸司法职能,有效降低企业诉累。司法行政机关持续推进法律援助服务民企、公证服务民企、优化仲裁服务民企工作。

六是全面提升诉讼效率。市委政法委按照减存量、控增量原则,组织政法机关对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积压的司法案件逐一排查化解,实现涉民营企业积案清理率100%

四、关于打造宜人宜业的人文环境的建议落实措施

我市在提高城市文明,打造宜人宜业的人文环境方面,各相关部门采取了以下各项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注重绿色发展,鼓励新能源行业发展。我市风电、光伏发电资源丰富,市生态局将继续加大新能源工程项目服务力度,采取项目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市医疗保障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葫芦岛市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文件,按照方案安排,三年内构建规范统一、上下贯通、服务优质、运行高效的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其中实施综合柜员制是精减事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贴心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2022415日,我们正式出台了《关于印发<葫芦岛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柜员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综合柜员制的落实,市医疗保障局重新梳理了医保所有业务的经办流程和办理环节,按照服务质量最优、所需材料最少、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的标准,实现统一标准、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树立我市医保经办服务品牌形象,优化营商环境。

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公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成人民满意路。推广绿色出行,优化出行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应用,拓展移动支付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积极打造文明规范的交通运输执法环境。

市教育局2022年将以文明校园创建宣传和教育系统法治进校园、进教研室、进家庭等活动为抓手,打造宜居宜业的教育环境,助力我市人文环境文明程度提升。

关于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局认为十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合理可行,且十分必要。营商环境决定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我市全面振兴,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扶商的良好营商环境需要全市共同努力,真诚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改进工作,提高标准,全面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最优营商城市。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责任编辑:审批办
【收藏】 【关闭窗口】